第306页(1 / 2)

我儿秦始皇 青青小艾 1797 字 2个月前

赵馨虽然一直站在台前,也时常处理国事,但因为她进入秦国朝堂的方法有其唯一性,所以虽然可以激励天下女性学子,但这种激励到底有限。

可吕雉不同。

她与秦王室可以说毫无关系,能在人才林立的咸阳冒头,靠的全是自己的努力与聪明才智。

而不仅是那些女学子们自己开始觉醒,吕雉的存在也让这些女子的父母们看到了,女儿确实也有光耀门楣的可能,让他们对女儿读书的抵触也减轻了许多。

而其中,最让那些父母看重的,就是范睢的收徒与赵馨这个太后的出面。

他们会想,自己家女儿也不差,或是也能得到这般荣耀?

天下攘攘皆为利往,天下熙熙皆为利来。

只要有了利益,所有的阻碍都将化作捧你入青云的助力。

赵馨当初出面参加吕雉的拜师仪式,更多是出于对她本人的好奇,完全没想过还能带来这么好的效果。

这完全是意外之喜。

而这个意外之喜,很快就给她,给嬴政,给整个朝堂带来了更大的惊喜——

因为如今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尚少,几年过去,已经有不下一千学子到了学无可学,必须进入更高等的学府读书的时候了。

也即是,该高考了。

甘罗与吕雉是破格录取,放在现代那就是保送。

但更适合广大学子的入学方式,自然不会是保送,而是高考。

第一届高考,大半学子都来自于咸阳、雍城、其他六国都城等比较繁华的城市,除了咸阳、雍城等原秦国城市外,其他城市的学子身份还都比较高。

因为在入学之前,他们就已经受过教育,入学后需要学习的内容就比其他学子少了许多。

如张良这般祖辈曾于韩国担任过五任相国的出身,他腹中的才学知识,自然不是寻常孩子可比。

但这样的学子是少数。

一来大部分这般人家出身的孩子,在灭国的时候便几乎在秦国的帮助下,被百姓“抢走”了所有财产,难免对秦国有恨。

短时间内,他们不会想要为大秦效力。

张良是因为韩国灭亡的早,家中财产虽然也损失了大半,却仍留下了让全家富裕生活的钱财。

他倒也不是没想过复国。

只是张良聪明,很快就从后续发展当中发现,大秦民心所向,朝廷与百姓同心协力一起发展国家,他最大的梦想——

复国与报仇,都毫无希望。

张良并非固执之人,否则也不会在刺杀嬴政失败后立刻逃走,且再无刺杀的打算;发现韩国再无复兴希望后,也不会真心辅佐刘邦。